自2017年起,iF新秀設計獎每年舉辦兩期,每期包含四個不同的主題,給予在校學生以及設計新秀們一個發揮想象,施展才華的國際舞臺。8月,小編將帶大家逐一瀏覽2017年iF新秀設計獎第一期的獲獎作品。
2030自行車城市—改變交通生態
設計規劃未來對自行車友善的城市環境,無論是交通城市規劃或城市生活皆以自行車與騎士為主要考量。
本主題獲獎件數:19件
The Bus’s Belly | 雙層巴士
設計者:何龍杰
學校:中國寧波工程學院
設計說明:這是一輛可以攜帶自行車并使用自動駕駛技術的雙層巴士。除了樓梯之外,第一層是空的,因此為騎手和自行車提供了更多的空間。 當巴士停下來時,支撐板被放下,車手可以快速上下車。 同時,乘客可以從側面的門上車,上樓梯到二樓。 此外,公共汽車上還有一些自行車固定裝置,避免自行車在巴士行駛過程中滑動。 未來公共自行車系統可以融合在公共巴士上。
Rider Care | 心率監控器
設計者:張文卓, 呂詠綸, 劉昕旸
學校:臺灣科技大學
設計說明:RiderCare專為自行車隊而設計,適合長途騎行。 采用“非接觸呼吸和心跳速率檢測技術”,RiderCare有助于防止騎手過度運動。 每個隊員都可以根據屏幕顯示的車手實時心率和團隊成員的相對位置來了解整個團隊的基本情況,確保無人掉隊。
Navigation for deaf | 聽力障礙者專用導航
設計者:Sung Moo Choi
學校:韓國大真大學
設計說明:本產品專為聽力障礙者設計,讓他們更有機會使用自行車。生活中我們在任何場合都會見到聽力障礙者,無法聽到周圍的聲音使大多數的他們失去了騎車的樂趣。 毫無疑問,他們比聽力正常的人群更有可能發生事故,特別是當事故從后方而來。 使用這個導航,可以幫助他們注意到周圍的聲音,這樣他們可以更輕松無慮騎自行車,而不用擔心事故的發生。
Check Wrist | 手腕按摩器
設計者:Hyunsu Park, Hyungjun Koo, Minseop Woo
學校:韓國國民大學
設計說明:長時間騎自行車會導致手腕過度擠壓,因此腕管綜合癥頻繁發生。 這種低頻按摩器是腕管綜合癥的良好治療方法。 這種新型低頻按摩器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佩戴方式,在細小或粗大的手腕尺寸上進行按摩,并且通過手機應用獲取生物信息。 因為外形美觀,用戶可以將其當作手環配飾。
Mirror warning | 道路反光鏡
設計者:陳彥廷, 陳彥廷, Jeffrey Wang
學校: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設計說明:Mirror warning是道路反光鏡的改良版,可放置在狹窄的小巷,十字路口和傾卸車專用的車道旁。在這些場景中,司機最容易忽視突然駛入的車輛,特別是乘客和騎自行車的人容易造成人身傷害。
UBike System Improvement | 公共自行車系統
設計者:何子涵
學校:臺北實踐大學
設計說明:UBike 通過部署適合短途行駛的共享自行車來鼓勵公民使用低污染和低能耗的交通工具。 然而,該系統現在通過貨車來運輸管理租賃站的車輛數量,反而增加了空氣污染,違背了初衷。 新的概念系統刺激公民更傾向于使用Ubike進行反向通勤,以取代對貨車運送調整自行車數量的需求。該系統對反向通勤提供一定的折扣,更有利于創造真正環保的生活。
Blink Brake | 剎車系統
設計者:莊逸甯,蔡昀良,鐘蕎羽,洪健耀
學校:國立成功大學
設計說明:Blink Brake是一種剎車系統,通過一個制動桿先后控制后輪和前輪的剎車,從而減少騎車事故。 在緊急情況下,騎手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決定拉動左右哪個制動桿,并可能導致可怕的事故。 因此,使用這種新的剎車系統,您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個動作 – 用力拉動一個制動桿來停下自行車。
SPIO | 輪胎壓力穩定器
設計者:李宗曜, 林雁淳,張淳翔
學校:國立成功大學
設計說明:由于難以從外界進行測量,大多數騎自行車的人很少在騎行之前檢查輪胎壓力,這可能會導致騎車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SPIO是一種智能輪胎壓力穩定器,將輪胎壓力檢測系統與風力壓縮機相結合。 當壓力低時,它會自動充氣。 輪胎氣不足,騎行便非常費力,還有可能使輪輞變形,甚至導致墜落傷害。該設計為騎自行車者提供了舒適安全的騎行體驗。
Eliminate fog clear helmet | 除霧頭盔
設計者:趙向佳楠, 鄒俊斌, 黃其珍, 王靜靜
學校:江西財經大學
設計說明:是由于霧天陰霾,能見度降低,導致外出不便。 本產品配有攝像頭和檢測系統,可預測大氣顆粒的濃度,從而降低可見度低的顆粒著色效果。它可以將捕捉拍攝的霧轉換成可見的圖像,同時快速修復使之清晰可見。
YOYOKE Bicycle | 概念自行車
設計者:Wei Binglin, Cao Ming, Xu Siyu, Fang Lu
學校:江南大學,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
設計說明:YOYOKE自行車讓您自主選擇不同的配件來搭建自己的自行車,以滿足您對于自行車的每日需求,同時用一種嶄新的方式來展示你的生活品味和獨特個性。 YOYOKE自行車也創造了一個具有生態意識的自行車租賃社區,鼓勵更多的人加入騎行團隊。 社區中的每個會員都可以在官方網站上免費申請基本的YOYOKE自行車,并在需要時租用其他自行車配件。 當配件的租金成本達到一定值時,便可以免費使用配件。
Accompany | 未來自行車
設計者:江珊
學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設計說明:這款便攜式的未來自行車名叫Accompany,可以帶你任意穿梭城市里每一個你想去的角落。 當您騎車去乘坐地鐵或進入室內時,Accompany可以被折疊當做一個可拖動的小行李箱。 當你感到疲憊卻沒有座位讓你休憩時,這個自行車上的把手可以折疊成一個臨時的座位,為您提供一個休息的地方。小巧精致的自行車也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
Enjoy Change | 概念嬰兒車
設計者:孫晉, 呂米雪, 郎玉帥, 宋周全
學校:武漢理工大學
設計說明:對于年輕的父母,帶寶寶出去玩兒總是樂趣無窮。但是,長時間在路上推嬰兒車可能略顯麻煩又沉悶,ENJOY CHANGE希望通過將嬰兒車與自行車結合在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父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變車子的使用功能,只需通過一些簡單的步驟來調整推車和嬰兒背帶,就能為年輕父母帶來極大的便利。
Buy bye bicycle station | 未來自行車
設計者:舒陳棟,楚雪曼,唐甄怡,鄭祎婧
學校:武漢大學
設計說明:這輛自行車的基本框架保持不變,根據不同用戶對外觀和功能的需求,進行個性化的調整。自行車的輪胎,鞍座,燈具,儲物籃等配件可用最簡單的方式自動組裝, 所以當你需要上山騎行時,不必擔心自己自行車只有一個固定的齒輪, 只需進入自行車站,通過操作界面,選擇自己的型號,如同訂餐一樣,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配件進行裝配。
Cargob Urban Eco-Bicycle | 概念自行車
設計者:Peng Zhan
學校: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Detroit, MI, United States
設計說明:這是一個新的生態城市運動解決方案。城市地區日益飽和,車輛空間越來越小,騎車的需求卻越來越大。 這個情況同樣存在于送貨服務。 Cargob城市生態自行車提供更環保高效的節省空間的方式。 前車可以與自行車分開,這樣可以讓送貨員簡單地解鎖前推車并將其拉入寫字樓,而不是將所有東西上傳到另一輛車。后輪上的電機可以從乘坐和轉運充電裝置收集能量。 用戶體驗的目的是簡化交付的過程。
Fit | 概念自行車
設計者:Dingyu Xiao, Zhenji Cai, Yanhong Li
學校:五邑大學
設計說明:FIT旨在為客戶在共享經濟背景下提供更個性化的公共自行車體驗。 自行車在獲取用戶的個人資料(如年齡,身高,性別等)后,通過付款程序,可以自動調整自行座的高低,提供更好的服務。
Airwheel | 智能電動自行車
設計者:趙純
學校:淮陰工學院
設計說明:這是一款智能電動自行車,通過各種傳感器技術將共享經濟作為商業模式,實現用戶和環境數據收集。 隨著城市擴張,出行需求不斷增加,對城市交通系統建設構成更大的挑戰。 本產品以無線充電,便攜性和易于操作為特色,旨在滿足公眾的出行需求。 它不僅為公眾提供高效的城市出行解決方案,而且還提供了一個方便準確的數據收集渠道,有助于建設一個更智能的城市。
M-bike | 購物自行車
設計者:劉仲翔
學校:東海大學
設計說明:騎自行車去購物既有趣又方便。 不過,您必須將自行車放在商店外面,將買的東西提出來放到車上。對于喜歡騎自行車購物的人來說,總覺得可以再簡便一些。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發明了一輛新車:我們的M-bike解決了這個問題! M型自行車可以折疊,并在一秒鐘內變成購物車。 現在,您可以將比較重的貨品直接裝載到M-bike上,并享受購物。 無需再鎖住和時刻留意您的自行車,因為M-bike一直在你身邊。 更重要的是,在你需要騎自行車時,M型自行車仍然是您最好的騎行伙伴。
FLOW |概念自行車
設計者:Keitaro Tsuji
學校:日本多摩美術大學
設計說明:如果你是一個騎行者,你可能會遇到一個尷尬的時刻,拒絕來自非常有經驗的騎手或者朋友長途騎行的邀請,因為他們騎車要比你快得多,你在途中有可能無法趕上隊伍。O(concept FLOW)利用電力再生系統和“機械輔助”來彌補差距,使自行車愛好者騎得更快。不論你是否有豐富的騎行經驗,或是剛剛開始騎自行車,O可以滿足不同經驗和技能需求的人群,更好地幫助大家構建一個友好的騎行社區。
URBILITY |老年人自行車
設計者:Danny Stoermer
學校:Muthesius University Kiel, Germany
設計說明: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設計鼓勵老年人獨立出行。 之所以把重點放在自行車,因為這對現代生活方式疾病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特別是對于老年人來說,騎自行車不僅能幫助解決老年人的出行問題,也幫助老年人塑造積極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參與。 打造滿足老年人需求的新型自行車的中心假設是:道路交通的穩定性和可見度有助于騎自行車時增加安全性。